古琴曲《秋塞吟》曲意初探|秋塞吟=王昭君的故事?

by Yuting Chao

古琴曲《秋塞吟》的背景

《秋塞吟》古琴曲一般來說經常與王昭君的故事掛勾,但實際上在查詢這首琴曲的相關資料時,真的特別感覺「撲朔迷離」。主要原因是它在各種古琴譜中曾出現各種版本的名字:又名《昭君怨》、《湘妃怨》,這裡跟王昭君是有直接相關的;但還有說又名《搔首問天》、《屈子天問》,此與屈原相關;又有言《水仙操》又名《秋塞吟》,變成與伯牙可能有關係。這些「又名」說法散佈於不同的琴曲標題裡面,讓人難以窺見真正最原始的全貌。

究竟哪一種版本才是接近原意的呢?

就我彈的《秋塞吟》版本,源自於臺北琴道館 袁先生 所授,老師的《秋塞吟》又傳承於《吳門琴譜》吳兆基先生版本、由老師再次改編調整而成,因此沿著這條線,便開始我的《秋塞吟》溯源之旅。

《吳門琴譜》裡的秋塞吟

曲譜出自《五知齋琴譜》

《吳門琴譜》書中內文解說:

秋塞吟(又名搔首問天),漢代明妃王照君有絕色,受奸佞陷害,遣嫁匈奴,曲調憂愁悲怨,抒發明妃哀傷之情,聽之增人牢騷不平之氣。剛正之士,悉命途多蹇,古往今來莫不盡然,豈獨明妃也哉。

各方古琴譜中的《秋塞吟》

總體而言,根據西泠印社出版《歷代古琴文獻彙編》收錄,單就以《秋塞吟》為琴曲主標題者共計有7部。其中5部明確提及「明妃」、「昭君」,其餘2部後記內文相同,但並未有題解。或許因為如此,現今提及《秋塞吟》就都是直接與王昭君相關了。

明代琴譜裡的秋塞吟

《太音傳習》明代嘉靖三十一年

友山考譜曰:時莫悲於秋,地莫極於塞。高秋遠塞,飛鳥不下,走獸望群。傷心慘目,孰有過於此哉。此蓋以傷昭君出塞之苦也。

《杏莊太音補遺》明代嘉靖三十六年

杏莊老人曰:時莫悲於秋,地莫極於塞。高秋遠塞,飛鳥不下,走獸望群。傷心慘目,孰有過於此哉。此蓋以傷昭君出塞之苦也。

除了前面誰誰誰曰,其他內容後面抄前面。

《五知齋琴譜》裡的秋塞吟

由於清代琴譜眾多,類似內容完全重複者更多,因此這裡僅以比較有代表性的《五知齋琴譜》(清康熙六十年)為例:

《秋塞吟》,漢明妃作也。元帝後宫既多,使畫工圖其形,按圖召。宮人多賂畫工,妃自侍姿容,獨不肯與。工人乃點破之,遂不得見。後匈奴求美人為閼氏,帝以昭君行。及召見,貌為後宫冠。帝悔之而恐失信,遂行。

妃恨不見遇,作怨思之歌,謂之《昭君怨》,一名《秋塞吟》。又按漢嫁烏孫公主,令琶琵馬上作樂,以慰其道路之思,其送明妃亦然。曲中憂愁悲怨,聽之增人牢騷不平之氣。磋乎,士屈於不知己,豈獨明妃也哉。

後記
塞外凉秋,最足動人悲。況说以明妃處此,愈增傷感之懷。調入絲桐,聲聲傳出一種抑鬱憂愁、去國離鄉之苦。而柔媚幽婉,又確似艷質情腸。聽奏此曲,較讀《答蘇武書》,更為入妙。

(註:「閼氏」讀音同「胭脂」,漢時匈奴君長的嫡妻。)

各方古琴譜中的「又名」《秋塞吟》

並非以秋塞吟為主標題的琴曲,但解釋中提及「又名」《秋塞吟》者,數量也是頗多,以下僅舉例幾個:

《二香琴譜》清道光十一年

琴曲名:搔首問青天 (普遍認識此曲與屈原相關)

首四段牢騷不平,後四段如怨如慕,如泣如訴。春草堂《水仙操》名《屈子天問》,五知齋《水仙操》名《秋塞吟》,又名《搔首問天》。《昭君怨》俱屬非是。此曲節奏悲憤,古人名《屈子天問》,想是此也。

《雙琴書屋琴譜集成》清光緒十年

琴曲名:水仙操 (普遍認識此曲與伯牙相關)

一名《湘妃怨》《秋塞吟》《昭君怨》《屈子天問》《搔首問天》。鶴山息齋李夢庚覺生傳譜。陳仲屏先生所得意名譜。此曲譜己見過多家,總不如此譜精細自然,撫之自得其入妙之趣。

由歷代資料也可以發現,年代越往後者、越往清朝後者,說法越加繁雜,可見琴曲傳承過程中其實不斷被賦予意義,或許為琴人感悟傳承、或許琴人自行改變、又或許道聽塗說以訛傳訛,以至於難以輕易看見明確的發展脈絡。

綜合以上,回推較早的資料,加上回到《秋塞吟》這個主標題的說法,說這首曲子講得是王昭君,似乎是可信的。

但真的是這樣嗎?

秋塞吟=王昭君的故事?

秉持希望最大限度找到琴曲原意的好奇心,我同時也查找了《昭君引》、《昭君怨》、《昭君出塞》這些直接提及昭君的琴曲資料,發現一件很有趣的現象:這些和「昭君」相關的曲子,都集中在明代,且明代收錄資料題解故事之完整、歌詞版本之豐富,遠超同時期的《秋塞吟》。《昭君怨》這類的曲子,明顯是由第三人稱傳唱已久的故事,不斷有新的歌詞和版本,真正透過琴曲講「昭君的故事」。

比對同期(明代)對於《秋塞吟》這個標題的敘述只有:
「時莫悲於秋,地莫極於塞。高秋遠塞,飛鳥不下,走獸望群。傷心慘目,孰有過於此哉。此蓋以傷昭君出塞之苦也。」

這個現象讓我無法直接將《秋塞吟》和王昭君的故事畫上全等號。

因此我個人的理解是,《秋塞吟》是表達一種心境,有塞外之景、有悲秋、有感慨,以第一人稱視角傳達「彷彿昭君出塞」的心情,但它不全是「昭君人生故事」的本身。清代「《秋塞吟》,漢明妃作也。」如果這句話傳承無誤的話,《秋塞吟》就是她本人對於自身境遇的感悟而作。

當理解從第三人稱轉換為第一人稱時,琴曲所表達的意思對我來說,就不可能只有「牢騷」、「悲怨」、「哀傷」這類的全負面關鍵詞, 因為一個人的人生不只有這些。並且我也相信,可以在歷史上留名至今的女子,不可能單只有一個憂怨婦的形象。

我所理解的《秋塞吟》

除了「秋塞」本身勾勒出的秋日、大漠荒涼、開闊的邊塞景象外,在琴曲理解上加入一定程度對昭君心境的想像,構成我所理解的《秋塞吟》精神。

對昭君的相關紀載在此不贅述,僅簡單提出我對昭君人物形象和心境的理解:

1.心性堅定:從她在宮中,不願和其他人一樣賄絡的行為來看,昭君無疑是心性堅定、光明磊落者。

2.心有大義、有改變現狀的勇氣:與其在宮中蹉跎歲月,不如遠嫁匈奴。安定邊疆之外,也將漢地文化帶到匈奴。

3.適應力:漢地女子適應草原生活,在一個與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生活並維持婚姻、照顧家庭。

4.思鄉、愁緒:或許會幽怨,思鄉的情緒大於幽怨哀嘆。綜合前述特質,我不認為昭君是只會牢騷、悲怨的人。

5.文化衝擊、壓力和辛酸:匈奴收繼婚習俗與漢地完全相悖。在原配單于死後,昭君曾修書希望漢皇帝讓她回鄉,但未獲准,後來只能再嫁。其實不論准不准回鄉,昭君應該都承受極大壓力,回鄉>維繫和平功能消失的家國壓力+和孩子分離的辛酸,留在匈奴>收繼婚道德衝擊壓力+思鄉的辛酸。

邊塞開闊的景象、心性堅定的感受,有些思鄉憂愁、壓力辛酸,人生大夢終歸天地黃沙,但不要覺得悲慘自苦,應該像《秋塞吟》末尾的泛音,是一種放開跟昇華。這是我希望達到的《秋塞吟》。

|錄音後記|

又是一個剪到快結束發現自己弄錯版本、然後找了最終版重來,完成後自己聽覺得很多不好的版本。總覺得好像…又弄錯版本來剪了,而錄音日期隔太久,已經把舊檔案刪掉,自己也忘記當時到底最佳版在哪裡XD

所以我錄完剪完之後,很不喜歡聽回放,因為我永遠都不滿意。然而這個不滿意版本,已經是好不容易閃躲掉環境噪音、個人失誤等宅錄困境的版本,作為一個歷程紀錄也就用了吧!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