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」的故事裡,看見音樂傳遞的核心—故事性

by Yuting Chao

「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」的故事

雍門周是戰國時代的一位民間琴家。他居住在齊國首都的西門,當時稱為「雍門」,於是人們都稱他為「雍門周」。

有一次他帶著琴去見孟嘗君,孟嘗君想故意為難他,說:「先生彈琴也能使我悲哀嗎?」

雍門周直率地回答說:「聽曲的人必須自己有過不幸的經歷,才可能對悲曲引起共鳴,像您這樣養尊處優,是不容易領會悲哀的含義的。」

孟嘗君承認說:「的確是這個道理。」雍門周接著又指出了孟嘗君當時的處境,說他曾經得罪過秦、楚兩個強大的國家,隨時有被秦、楚滅亡的危險。同時,還為他描繪出破家亡之後,他的墳墓荒涼的景象。

然後,雍門周才慢慢彈起琴來。彈完之後,孟嘗君傷心地說:「聽了你彈的琴曲,使我立即像是一個亡國之人了。」(《桓譚新論·琴道篇》)

這個故事和伯牙學琴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,它指出:即使是音樂欣賞者,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基礎,否則對音樂作品是不容易深入理解的。

— 引用自 許健先生編著《琴史新編》第一章

原文請見 > 桓譚新論 琴道篇

古琴音樂(特別是古曲)為什麼會覺得難以理解?

在上述引用的內容中提到,欣賞音樂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理解基礎,很直接地將音樂理解與人生經歷掛勾了。我想除了這個因素之外,或許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討論:古琴音樂(特別是古曲)為什麼會覺得難以理解?

1.現代的審美習慣

許多不習慣古琴音樂的人覺得聽不懂,或是特別感到「曲高和寡」,除了和現代喜歡直接、直觀的音樂刺激有關之外,我們對於旋律也有一種「覺得好聽與否」的現代文化框架。因為我們無法真的還原古代原音、無法在同一時空聽到古代的流行曲,所以用現代的觀念去衡量它,就會有許多曲子聽起來難以理解。

即使接觸琴學6年的我,遇到超古老的古曲例如《幽蘭》(現存文字譜為唐代人手抄本),也常有聽不懂的感覺,或許這就是古代音樂審美的不同所致。

2.音樂的表達相對比較「不直接」

如果用獨奏與多器樂合奏相比,獨奏能烘托氣氛的力道當然就不如合奏。當旋律給出的訊息感受比較隱晦,加上個人私心認為古琴其實並不適合「炫技」,造就古琴獨奏在音樂上的表達,需要更多想像力和生活經歷去理解呼應。

3.想像力的發散方向不同

古琴是標題音樂,當不理解琴曲背景資訊的狀況下,想像力變得很重要,當然不同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。悲傷的曲子或許你聽見悲意,另一人或許聽得是悲傷之後的灑脫,這兩種心境便完全不同了。

或許曲高不一定和寡,只是少了一個故事

不管聽眾的人生經歷或想像能力如何,消彌彈奏者和聆聽者之間的距離,便是「故事」。就像「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」的故事中,雍門周在演奏前說的那些話,就是為了引導聽眾能夠「聽得懂」的一種方法。

石上流泉》說得可以是人生大道理,也可以是思緒在天地間翱翔的Discovery。

鷗鷺忘機》可以是隱士的心境,也可以是漁夫一天逍遙自在的故事。

當然,理解曲子的背景知識也是很重要的,但這些不該只是停留在資訊層面,而是將它情境化故事化,會更容易理解感受。

塑造故事性的方法

1.演奏前的引言

我在臺北琴道舘多次的雅集中學到,演奏前有說話跟沒說話的差別很大。演奏前的引言其實不只是講解曲子、心得,也是要讓聽眾進入聽琴狀態的方法。許多時候,彈曲前有大量引言的場合,觀眾的互動率通常會比單純上台>彈琴>下台來得好。

當然,缺點就是雅集常超時了XD

2.唱詞

琴歌有了唱詞,曲意當然就很直接地與詩詞掛勾。

3.烘托氣氛

聲光影像、場景布置、多樂器搭配、舞蹈、衣著….都是塑造故事氣氛很直接的方法。拜現代科技所致,很多舞台表演都變得更加身臨其境,古琴音樂也是。

為什麼要塑造故事性?

因為當有了故事,便可以更容易在相近的思維頻道上對曲子產生共鳴,從而欣賞和理解,才能傳遞、傳承。

以上就是我在讀到「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」的故事後發散延伸的想法。

相關文章